“1”—一年一個生產周期【季節性生產】
“2”—二次投料,二八成分【第一次投料在重陽節前后,投50%;第二場再投料50%,而下沙投料是20%的磨碎高粱+80%的整粒高粱】
“3”—三種香型,三十天發酵,三年儲存【三種主體香型含醬香、醇甜、窖底香;高粱發酵時間為30天,蒸餾出的新酒需要儲存至少3年,勾兌后還要儲存;此外,糙沙的原料較細沙而言更為粉碎的細膩一些,30%的磨碎高粱+70%的整粒高粱】
“4”—40天制曲發酵【茅臺的制曲時間是最長的,便于為酒體提供更為細膩復雜的風味】
“5”—5月端午制曲,5年一個大生產周期【制曲依據溫度的變化而產生相應的調整,生產周期1年+常規儲存3年+勾調成品1年】
“6”—6個月陳曲【曲藥存放6個月以上一直是茅臺所堅持的】
“7”—7次取酒【同一批原料要烤酒7次】
“8”—八次攤涼、加曲、堆積發酵【茅臺酒要經過八次蒸糧、攤涼、加曲、堆積、入窖等,核心工藝就是堆積】
“9”—九月重陽投料,九次蒸烤
“10”—工藝條件的掌握不同【三高:高溫制曲、高溫堆積、高溫餾酒;三低:入池水份低、曲子糖化率低、出酒率低;三多:輪次多、用曲量多、糧耗多】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