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現在生活水平的提高,健康理念深入人心,這也讓越來越多飲酒之人都愛上了醬酒。因為它含有對人體有益的分子,屬于公認的最健康的酒。
飲酒知酒事,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“白酒醒酒”這個冷知識。

一說到“醒酒”,大家通常不會想到白酒。但當我們打開一瓶醬香型白酒的時候,適當地醒酒,反而比迫不及待入口更能品味出醬酒的各種風味。
把握好醒酒這一步,對醬香型白酒來說是錦上添花的。了解了這門學問,醬酒酒友們或許能打開新世界大門,在享受醬酒的時刻品味出另一番天地。

那么,白酒醒酒有哪些學問呢?
平衡與破衡 · 空氣產生的蝴蝶效應
在各大香型中,醬香型酒尤其適合醒酒。由于醬香酒是純糧釀造的高溫餾酒,難溶于水的大分子有機物質較多,酒體酸高,因此開瓶之后的細微變化都會對酒體內部產生影響。
由于酒體內部長期處于封閉狀態,瓶內的少量氧氣因為氧化了酒體中的部分物質而被消耗,酒中的各種香味物質揮發,充盈在這少量的空氣中,從而使得酒與少量空氣形成一種平衡。
當開瓶后,新空氣的進入讓酒體的內平衡被打破,醒酒一段時間后,酒原本的風味才被喚醒。

剛開瓶的醬香老酒倒入杯中,聞起來會比較沖鼻,喝起來也略帶澀味。
適當醒酒后,原本難以接受的糧食酒中的異味會隨著與氧氣接觸的過程慢慢跑掉。酒體溫度恢復到室溫后,醇、酸、酯、水等分子會發生聚合反應,游離的小分子重新聚合成大分子結構,釋放出幽雅香氣,口感也就更加開放柔順、細膩舒適了。

選擇與偏愛 · 哪些酒需要“醒一醒”
大家都知道,白酒屬于蒸餾酒,度數較高,大分子有機物較少,所以并不需要長時間醒酒,其醒酒方式區別于標準的傳統醒酒方式,在酒類上也會有所選擇。

●清香型/米香型白酒
這類口感清爽干凈的白酒恰恰是越“新鮮”越好喝,如果在空氣中置放久了,味道反而會受到空氣中的雜質影響,香氣也會隨之揮發。
●低度數白酒
低度數白酒也不需要醒酒,因為酒體本來就不夠豐滿,再“醒”味道就會變得更加寡淡無味了。
大多數大廠新酒也是不需要醒酒的,開瓶直接享用與醒酒半小時,酒體不會產生太大變化,在口感上差別不大。
●陳年醬香型白酒
而對于陳年老酒來說,醒與不醒的區別就比較明顯了。剛開瓶的老酒會比較悶,香氣中會帶有一些糧食酒的餿陳味,前中段緊致度極佳,但尾味就不夠那么連綿了。經過醒酒之后,其餿陳味和悶味減弱,香氣更為愉悅,尾味也變得連綿了許多。

喚醒沉睡 · 還原最本真的醬香
大家熟知的醒酒方式,就是開瓶后先將酒倒在分酒器里面,然后從分酒器中倒入小酒杯中,倒在分酒器的過程就算是一種醒的過程。
但其實,醬香型老酒在醒酒時,并不需要專業的醒酒器,尤其是上了一些年份的醬香老酒。這是因為裝盛在專業醒酒器里的溶液與空氣接觸面積較大,容易加快老酒的氧化,從而影響其本身的口感風味。
在飲用之前,我們只需要打開瓶蓋,讓酒與空氣接觸三到五分鐘,輕微搖晃后蓋上蓋密封。此步驟可以重復幾次,讓醬酒的香味更和諧醇厚。

沉淀與積累 · 醞釀在時間里的藝術
醒酒的時間和溫度,也是一門藝術。雖不用記住每種酒類的最佳醒酒時間,但我們可以把握老酒醒酒的一般規律,再根據具體酒類特點做適當調整。
1、瓶存老酒的醒酒時間通常在30分鐘以內,瓶存時間越長,需要醒酒的時間一般也更長一些;
2、同年份同工藝的酒,度數越高,醒酒時長相對更短一些;
3、酒體和風味越復雜的酒,醒酒時間通常也會更長一些;
4、由于白酒中的乙醇揮發較快,高溫環境下醒酒最好不要超過20分鐘,室溫越高,醒酒時間也會越短,相反則更長。